有人說:特殊教育是一條漫長而充滿荊棘的路,你得有敢于嘗試的勇氣和不怕困難的精神。在位于蕪湖市培智學校的風信子兒童康復中心,已從事特殊教育26年的袁玉翠和其他12位女教師,正帶著一群10歲以下的特殊孩子繼續堅定信心、勇敢前進。
“點燃生命之火,同享豐富人生”是風信子的花語。13位“巾幗”也以這句話為座右銘,用愛呵護、用專業技能幫助,讓越來越多的特殊孩子綻放獨有的生命色彩,為越來越多的殘疾家庭撐起一片愛的藍天。
轉折和付出 只為“星星的孩子”
作為安徽省民生工程“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項目”定點康復機構,蕪湖市風信子兒童康復中心主要承擔著10歲以下智障兒童尤其是孤獨癥兒童的康復和教育工作。孤獨癥兒童又被稱為自閉癥兒童、“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星星一樣閃爍著微弱的光芒,活在自己的世界里。6年前,全市首個孤獨癥兒童學前康復部——蕪湖風信子兒童康復中心剛剛成立時,袁玉翠果斷從義教班轉到了康復中心擔任負責人。因為之前她就通過媒體、書籍了解到很多孤獨癥孩子的新聞和知識,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群體,她一直想盡力做些什么,幫助他們盡早康復正是她的一個小小心愿。
從事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和教育的老師往往比一般特殊教育的老師付出的精力要更多。的確如此,剛開始康復中心只有6位孩子,全是孤獨癥。第一輪接觸下來,袁玉翠形容當時的心情“五味雜陳”,有震撼、有迷茫、有疑惑,孤獨癥兒童遠比她想象的復雜和難以干預。就這樣放棄嗎?袁玉翠沒有服輸,她利用一切時間查閱孤獨癥的資料,學習最新的康復方法。上網學、買書學、向同行學、哪里有培訓甚至自己掏錢學……為此,她還考取了感統訓練師證、沙盤游戲師證,學習了最新的ABA應用行為分析法。
掌握理論、康復方法的同時,袁玉翠更關心的是了解每位孤獨癥孩子的心理,有針對性地進行康復訓練。從最初的1個班6位孩子到現在6個班70多位孩子,袁玉翠能說出每位孩子的姓名,認識每位孩子的家長,走進過每個孩子的家庭,親自指導家庭康復訓練?!爸挥袑W校和家庭結合起來,孩子們才能進步更快?!币痪湓挼谋澈笃鋵嵤窃翊湟淮未蔚淖咴L和探索。
愛心和收獲 只盼孩子們康復有效果
有耐心、有愛心、有責任心是大家對袁玉翠的評價。每年的世界孤獨癥日,她都會組織主題活動呼吁社會關愛“星星的孩子”;有孤獨癥孩子不慎走失,她陪著家長找了一宿不合眼;為了讓沒有語言的孤獨癥孩子說出一個“我”字,她變換各種方法重復再重復教一兩個月甚至更久。采訪時,記者就注意到,面對語言行為有障礙、想做什么立刻就去做、不愿與人交流的孤獨癥孩子,正在上課的袁玉翠一直面帶微笑,不厭其煩地教他們活動手指、認知圖畫。
在袁玉翠看來,只要孩子們康復有效果,家長們露出笑臉,付出再多都值得。付出也有收獲,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孩子在進步,越來越多的家庭綻放笑顏。4歲多的果果(化名)剛來康復中心,沒有語言、喜歡來回奔跑,在袁玉翠的耐心指導下,如今果果已經會說簡單的語言,能堅持坐下來“上課”,還會串珠子等精細動作。5歲的孤獨癥孩子小偉(化名)從未上過幼兒園,剛到康復中心時非常焦慮,沒有秩序感,袁玉翠沒有放棄,有針對地個訓后,如今的小偉已經進入正常的小學學習。小偉的媽媽至今都對袁玉翠感激不盡,還經常和袁玉翠分享小偉在一年級的學習、生活情況。
去年,袁玉翠被推選為安徽省十三屆人大代表。今年省兩會期間,她最關心的依舊是孤獨癥兒童的康復?!肮陋毎Y兒童不同于一般兒童,往往有言語、人際交往等方面障礙,行為方式也比較刻板,把他們和普通孩子放在一起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傷害?!痹诜纸M討論時,袁玉翠就呼吁能在蕪湖建設一所專門針對自閉癥兒童康復教育的學校,建立一支專業的康復教師隊伍,實施專門的教育教學規劃并提供穩定的經費保障,讓“星星的孩子”有專門的教育成長環境。
堅守和恒心 只愿點燃生命之火
在五彩斑斕、充滿愛心的風信子兒童康復中心,掛著整整一面墻的錦旗和一面墻的榮譽。省殘疾人之家、省青年文明號、市巾幗文明號、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在袁玉翠的帶領下,每位“巾幗”都用心關愛著每一位孩子,“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在她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不拋棄,不放棄,是“江城最美教師”劉寒的教學信條。劉寒早在2003年就接觸過孤獨癥孩子,也是風信子兒童康復中心“元老級”老師?!澳呐率呛⒆痈改甘チ诵判?,我也不能?!眲⒑蠋熡浀?,6歲的小宇(化名)來到康復中心時,身上有重復的刻板行為,脾氣特別暴躁。此后,劉寒對小宇傾注了大量心血,課后給他“開小灶”,教他涂色、畫畫、認字、學加減法、念兒歌、寫毛筆字,還教他學烙畫。很快,小宇從班上基礎最差的孩子成長為表現最好的孩子,還在全省繪畫比賽中奪得了一等獎。劉寒還根據多年來的一線教育經驗,摸索制作了數十種適合孤獨癥孩子專門訓練的教具。這些教具不僅能激發孩子的參與興趣,還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育康復孤獨癥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甜美有活力的“95后”陳琪在這條路上已經堅持了4年多。剛畢業來到康復中心時,陳琪滿滿的信心曾被從未接觸過的孤獨癥孩子“澆淋”得七零八落。還好,她沒有輕言放棄,她積極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一步步耐心學習。漸漸地,孩子們也在一點點進步,陳琪也收獲了感動?!澳阆胂蟛坏侥切┰瓉韽牟徽f話、從不讓你觸碰的孩子有一天會大聲和你打招呼、分享喜愛的東西、還會抱抱親親你?!闭f這句話時,陳琪眼中閃爍的不僅有眼淚,還有幸福的陽光。由于孤獨癥教育的特殊性,孤獨癥教師難招又難留,不過年輕的陳琪依舊在堅守。
特教的道路無疑是艱辛的、是漫長的、是充滿了荊棘的。但是,陽光總在風雨后,13位“巾幗”保持恒心堅定前行,期望點燃生命之火,也期望每一位孤獨癥孩子、智力障礙孩子都能收獲同一片藍天下的豐富人生。
來源:安徽文明網